馓子是我國的傳統面食,歷史悠久,春秋戰國時期就有寒食節吃馓子等面制油炸食品的習俗,流傳至今,山西、河南及少數民族均有制作,是我國各族人民非常喜愛的食品。
今天就教大家自己在家炸馓子,又香又酥,特別的好吃,喜歡的朋友們一起來學習一下吧。
【炸馓子】
食材:500g普通面粉、10g食鹽、2個雞蛋、220g水、油。做法步驟:
1、面粉放到一個盆子里,加入食鹽,敲入雞蛋,先用筷子攪拌均勻,然后慢慢的加水,邊加水邊攪拌,攪成面絮之后下手和成面團,面和好之后醒上30分鐘。
2、面團醒好之后再揉一下,搟成長方形的面餅,不用太薄,1.5厘米左右,然后用刀切成條,然后分別搓成長條。
3、準備一個盆子,盆子里倒上一些油,然后把面條旋轉著盤起來,和陀螺似的,然后再倒上些油,油要能沒過面條,讓面條再油里醒上8個小時,能使面團的延展性更好。
4、醒好的面條邊抻長邊纏到手上,和纏線團一樣的,然后套到兩根筷子上,把它抻細,鍋中倒入寬油,油溫五成熱下入面條,等面條炸至定型之后再慢慢抽掉筷子,炸至一面金黃之后翻面,經過反復翻面,炸至金黃酥脆即可出鍋,這樣我們的馓子就做好了。
這樣做好的炸馓子非常的酥脆好吃,喜歡的朋友們趕緊試試吧。